当前位置: 首页 > 协会动态 > 会员动态

识破网贷套路“连环计”,筑牢诈骗风险“防火墙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28 作者:蚌埠市银行业协会

典型案例

近日,客户李女士接到自称“交通银行贷款专员”的电话,对方以“低息快速放款”为诱饵,引导其添加微信并提交身份证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。为了骗取信任,诈骗分子伪造了银行营业执照、工作证及贷款合同,并指导客户通过交通银行APP查询银行卡限额,在确认其账户限额较高后,谎称“因流水不足需包装资质”,要求客户扫描指定支付宝付款码转账1.7万元以“伪造流水”,尽管客户多次质疑操作合法性,但对方以“银行内部流程”为由安抚,最终导致其账户因异常交易被冻结。

案例分析

①急贷心理易中招,虚假承诺藏暗刀。客户李女士因对手机银行原有贷款额度不满且急于获取资金,在诈骗分子以“完美话术”承诺高额贷款金额时,未保持理性判断,其自身迫切需求即降低了风险警惕性,导致未通过官方渠道确认贷款专员资质与有效核实对方身份,便轻信虚假承诺,主动配合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后续操作。

②伪造凭证连环套,真假混搭迷心窍。诈骗分子通过伪造交通银行营业执照、工作证、贷款合同等文件,并指导客户使用真实银行APP查询限额,营造出“合法合规”的假象。此外,当客户质疑操作合法性时,对方以“工作证”和“定制流水”等话术安抚,进一步消除其疑虑,这种“半真半假”的流程设计,使客户误以为操作是银行正规贷款审核流程的必要环节,从而陷入了圈套。

消保提示

①官方渠道核身份,敏感操作需警惕。凡接到自称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电话、短信或线上推广,要求添加私人联系方式如微信、QQ或提供个人信息时,请金融消费者务必通过官方客服、官网或线下网点核实对方身份,正规贷款流程不会要求扫码填写敏感信息或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账,若对方以“流水不足”为由要求转账或扫码支付,需立即终止联系并报警。  

②流水包装是陷阱,守住钱袋别侥幸。任何以“定制流水”“包装资质”等名义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、扫码付款的操作均属诈骗,金融消费者需牢记:正规银行机构在办理贷款流程中,绝不会要求客户伪造虚假交易流水,若在操作中产生疑虑,需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官方客服或反诈中心96110求证,切勿因对方催或安抚而继续操作,筑牢诈骗风险“防火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