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新型儿童网络诈骗陷阱 筑牢家庭反诈防线
发布时间:2025-07-04 作者:蚌埠市银行业协会
近日,我行工作人员子女在全民K歌APP上遭遇了一起冒充“北京反诈中心民警”的网络诈骗事件。2025年7月1日晚接近九点,该子女在全民K歌APP上收到自称“北京反诈中心民警”的人发来的消息,并与之进行了连线。对方声称其账号于2025年6月30日夜里两点多涉嫌一起6万元诈骗案件。企图利用公检法的权威身份,通过恐吓儿童的方式实施诈骗。所幸儿童未被迷惑,骗子见难以得逞,便未进行后续操作。现将此案例分享给大家,望引以为戒。
一、案例分析
(一)作案平台。诈骗分子选择在全民K歌这类娱乐社交APP上作案,此类平台用户群体广泛,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居多。他们利用平台社交属性,容易与儿童建立联系,增加诈骗成功几率。
(二)诈骗手段。冒充公检法人员是常见且极具迷惑性的诈骗手段。骗子利用人们对公检法机关的敬畏和信任,虚构涉案事实,通过恐吓、威胁等方式,让受害者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,从而落入诈骗圈套。此次针对儿童实施诈骗,更是抓住儿童认知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,容易被权威身份震慑的特点。
(三)诈骗目的。尽管此次因儿童警惕性较高未得逞,但此类诈骗的最终目的通常是引导受害者转账汇款、透露个人信息或进行其他财产损失操作,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。
二、反诈提醒
(一)加强儿童网络安全教育。家长和学校要重视对儿童的网络安全教育,告知孩子在网络社交中不要随意与陌生人交流,更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。让孩子明白,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社交软件办案,不会要求转账汇款,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知家长。
(二)提高自身防范意识。广大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,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人,涉及钱财和个人信息时都要提高警惕。公检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,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、下载软件等。若接到类似电话或信息,可拨打当地公检法机关官方电话进行核实。
(三)保护个人信息。在网络平台使用过程中,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不随意填写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。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。
(四)及时报警。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人遭遇诈骗,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,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,协助警方开展调查,减少损失。
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固镇农商银行在此提醒广大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。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,不给诈骗分子任何可乘之机!